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剩女?(搜寻和匹配理论)

在我国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中,有一个词很有意思——剩女。顾名思义,剩女指的是年龄偏大但还没有结婚的女性,剩女大部分都是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正因为这“三高一无”,她们的择偶要求也比较高,导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男性结婚,一拖再拖,变成大龄单身女青年了。据保守估算,2009年北京的剩女已突破了50万人,现在已达80万人之多。其实剩女现象也不是中国特有的,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也有大量的剩女存在,甚至早在100多年前的英国小说里也对“剩女”有过记载。19世纪的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Elizabeth Gaskell)在小说《克兰福特纪事》中描写了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格兰小镇,镇里的主要人物是一群上了年纪的“剩女”,她们成为小镇里的主流,有着自己的尊严、独立的人格和社会的尊重。有兴趣的剩女不妨把这本小说找来翻翻。

如果光看剩女的数量,就会给人一种错觉,好像这个社会女人太多,多得都找不到对象了。而事实上,据统计,现在中国男女比例出现严重失衡,婚龄男性比女性多出3000万人,等到了2020年,这个数字就有可能上升到4000万人之多。3000多万的男性都解决不了百十万剩女的婚姻问题?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即便是剩女的要求高,似乎也不应该产生这么大的差距。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把3000万未婚男性集中起来让剩女们挑,虽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估计绝大部分的剩女都会找到满意的郎君。可是,我们没办法把3000万未婚男性和所有的剩女们集中起来,这个做不到。于是就出现了搜寻和匹配上的不经济。

关于搜寻和匹配,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们早就做了深入的研究。在商品市场上,由于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消费者努力寻找在不同地域或商店出售的同质商品的价格信息,以找到性价比最高的商品。信息搜寻行为无疑会帮助消费者作出比较理想的购买决策。搜寻是有成本的,就是指为找到某物品市场最低价而支付的各种费用、时间、精力及各种风险的总和。正是由于搜寻有成本,买方不总是能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卖方,而卖方也不总是能找到自己最满意的买方。当不满意的买方和不满意的卖方进行交易的时候,市场就不是最有效的,市场效率有部分损失,搜寻成本越高,市场效率损失越大。这和人们的生活、婚姻是一样的,如果每一个人都找到了自己最满意的终身伴侣,那么婚姻登记机关或者法院就会清闲很多——只有结婚的没有离婚的。而事实是,离婚的人还是很多,他们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终身伴侣。

这种现象在劳务市场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很多公司招不到人,而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好像失业率挺高的,不是因为没有工作机会,而是因为劳务市场的效率不高。这种现象一般可以用白窝瑞吉曲线表达,白窝瑞吉曲线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成反比函数的曲线,即工作机会越少,失业率就越高。如果搜寻成本增加了,这条曲线就会向上平移,也就是说,如果是同样多的工作机会,失业率在搜寻成本高的时候比搜寻成本低的时候要高,意味着搜寻成本的增加使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增加了失业率。

由于搜寻成本而导致的失业,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叫“等待失业”。“等待失业”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一份工作给员工的报酬远远高于市场价格,那么就会有很多员工不再安分守己地干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是宁愿失业也要等待这个高报酬的工作机会。当然,如果没有搜寻成本,每个人都不用等待了,我们知道高报酬的岗位要的是谁。正是因为有搜寻成本,才会使本来没有机会的人找到一份高报酬的工作,比如所谓的“北漂”就是这样的。北漂是指来自非北京地区的、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人,有的人是从北京高校毕业后,没有回老家而留在北京找工作,有的人则是从外地高校毕业后,离开最初的工作单位而前来北京打拼。他们为什么要“漂”在北京就是因为北京的工作机会多而且报酬比老家高,于是出现了“等待失业”。美国著名的好莱坞也是这样子的,好莱坞的明星报酬都很高,所以给了很多人梦想,一旦成为好莱坞明星,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于是,很多抱着明星梦的人们宁愿在好莱坞山下的餐馆里当服务生(相当于失业),为的就是等待更好的机会立足于好莱坞。

搜寻成本也不是不可以降低的,或者说把3000万未婚男性和所有的剩女们集中起来搞一个“见面会”,也不是绝对做不到的。科技的发展,给未婚男女青年提供了这个机会,让广大剩女看到了希望。用互联网把未婚男女青年联系起来其实不算什么高科技,因为在婚配网站上仍然有以十万甚至百万计的男女青年,要想找到匹配自己的那一个人仍旧有很高的搜寻成本。如果看一个人的信息要5分钟,看1000个人就要83个小时,剩女都很忙,哪有那么多闲工夫,结果还是如同大海捞针一般。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把心理学测试用在男女婚配上面的科技手段,才勉强算得上高科技,这种婚配要求每一个用户都要接受一份心理学测试,然后根据结果找到和你性格相匹配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候选人,从而大大降低搜寻成本。这个过程实际上和中国古代把男女的生辰八字拿去给算命先生看看是不是合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美国著名的婚配网站eHarmony,就采用了一种有259个问题的性格测试问卷方式,用户答完问卷,网站就可以给该用户找出他(她)可能喜欢的对象,不能说是百分之百准确,但也是八九不离十。据该公司估算,2007年一年美国所有结婚的人里面有大概2%的人是从该公司婚配成功的,大概是一天120对新人喜结良缘。当然,我们还应该比较婚后几年的离婚率,如果该公司婚配的家庭离婚率比美国平均低很多,那才是真正的婚配成功。显然,这个数字还没有公布。

找工作、找媳妇、找老公,乐趣大概也就在一个“找”字。花了搜寻成本,也体验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正是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温馨提示】如果资料内容有帮助到您,别忘动动小手指分享给好友哦!

相关文章

  • 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剩女?(搜寻和匹配理论)

    3000多万的男性都解决不了百十万剩女的婚姻问题?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即便是剩女的要求高,似乎也不应该产生这么大的差距。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把3000万未婚男性集中起来让剩女们挑,虽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估计绝大部分的剩女都会找到满意的郎君。

    不做打工人 2021-12-03 阅读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