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究理精神?

有人认为,在幼儿阶段,孩子只对玩耍感兴趣,这纯粹是一派胡言。事实上,幼儿的究理精神从两三岁起就已经萌发了。具体的表现就是他们开始向大人提问,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而且千奇百怪。这是值得高兴的事,说明孩子开始对世界进行思考了。然而,我发现大多数父母不仅不为孩子的提问感到兴奋,反而觉得厌烦不已。他们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大都是随随便便敷衍一下,并不给予耐心的说明和解释。

这是大错特错的。这种态度实际上是在压抑孩子的究理精神。要知道,在孩子的智力刚开始萌芽时,我们如果不提供适当的对象供孩子们玩耍,他们这种已经萌发的究理精神就会白白枯死。相信这种状况是每个做父母的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在现实中,正是他们自己使孩子的潜在能力枯死,到孩子上了学才大惊小怪地嚷:“为什么我的孩子成绩这样糟糕呢!”这些父母只知道一味埋怨孩子,却从来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过反省。

还有一些父母,不但不耐心地培养孩子的究理精神还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孩子,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成天只会胡乱瞎想。他们不是随便地敷衍应付就是以长辈的权威武断地命令孩子,甚至让孩子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观点。

这种做法更是错上加错。

我的一位表兄就是以这种方式教育孩子的。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使那个可怜的孩子一天比一天糟糕,到后来变得完全不像是一个健康的孩子,甚至心理也变得不健全。

这个孩子起初和天下所有的孩子一样,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经常缠着父亲问这问那。可是,父亲并没有把他的奇思异想放在眼里,总是随便说点什么应付他。在孩子对某些具体的事物提出疑问时,这位父亲总这样说:“你问这么多干什么?快去玩你的吧,别来烦我。”

虽然多次遭到父亲粗暴的拒绝,孩子天性中的究理精神仍然没有泯灭,还是一次一次地向父亲求助,希望能从父亲那儿得到某些疑问的答案。

有一次,孩子问父亲:“爸爸,为什么太阳和月亮都是从东边升起而从西边落下去呢?”

父亲回答:“问这个干什么?它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孩子又问:“我想它们之所以这样一定有什么原因。”

父亲不耐烦地说:“没有什么原因,它们就是那样的。你没事管这么多做什么?”

孩子说:“可是,我想弄明白……”

或许这位父亲认为孩子太烦人,便大声地向孩子吼道:“你怎么这么讨厌?你不用弄明白,我说它们本来就是那样的,这还不够吗?”

我想,这种回答是所有孩子都无法接受的,从此以后,这个孩子不再向父亲问任何问题,只是常常独自一人坐在椅子上发呆。

据我后来所知,这个孩子上大学之后不但反应迟钝,还变成了一个逆来顺受的人。

这样的人事发生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悲哀。

让我们做一个试验,假如对某个人施行催眠术,给他一种所谓消极的幻觉暗示,那么他就会连眼前的人和物都看不到。如果我们的教育是这种催眠术式的教育,那将多么可怕。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决不能使孩子陷入这种消极的幻觉状态中。我教育儿子的真正目的,就是要为他打开智慧的天窗,使他能够敏锐地观察到社会上的坏事,洞察出社会上的矛盾和缺陷。我们人类的理想,决不应当像亚当和夏娃那样,仅仅满足于在不知自己是裸露着身体的情况下过快乐的天堂生活。为此,我决不能让儿子成为精神上的盲目乐观主义者。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重视孩子最初对世界的探索,积极回应他们的每一个问题。同时,父母还应该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能以权威来压抑孩子的天性。

孩子既不能受清规戒律的束缚,也不应受到权威的压抑。受到权威的压抑,孩子的辨别能力就会萎缩。如果没有辨别能力,也就谈不上有独特见解和首创精神。不仅如此,它还会形成孩子病态地接受暗示的心理。久而久之,在权威压抑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精神上就会产生种种缺陷。所以说,为了培养孩子的辨别能力,不论在教育中还是在行为指导上,都不能用不准反驳的权威去压制他们。

要知道,父母是人而不是神。父母们常犯的错误,就是当孩子问出一个他们答不上来的问题时,为了保住面子,随便给出一个错误的答案,甚至以大声呵斥孩子来掩饰自己的尴尬。我从不这样做。

当我儿子提出问题时,我总是给予鼓励,并耐心作答,决不欺骗儿子。在教育上,我觉得再没有比教给幼儿错误的东西更可恶的了,这个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一生,因为最初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所以,在对儿子的教育中,我持竭力排斥那些不合理的和似是而非的知识。在给儿子解答问题时,我尽量做到我的说明易懂,而且充分考虑到孩子在现有的知识与思维能力下,是否能完全加以接受。因为父母如果随便给一个过于深奥的答案,孩子不能理解,结果仍然解不开心中的疑团,他们就会一直不停地追问下去,很多父母就是这样被问烦的。

我从不认为由于我比儿子懂得多,就有资格在他面前充当权威。当儿子问到我自己也不懂的问题时,我会向他承认。比如,有一次儿子问到我天文学方面的问题,我就干脆老实地回答说:“这个爸爸也不懂。”于是我们两个人就一起翻书,或者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一起把那个问题弄懂。并且我还向儿子表示感谢:“如果不是你今天提问,爸爸至今也没弄懂这个问题呢。所以你以后要多多提问,我们一起来学习知识。”在这样的鼓励下,儿子的问题果然源源不绝。

等到儿子再大一点,懂得的知识更多一点,他再提出问题时,我就不再立刻给出答案,而是让他先思考一下,尽力自己去找出答案来。如果儿子给出的答案和我的不同,我也并不一口否定,而是帮他分析,找出错误。有时候我会说:“其实你的答案也有道理,也许是爸爸错了,我们去看看书上怎么说吧。”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我都坚持将自己放在与儿子平等的地位上,从而也给儿子灌输了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

【温馨提示】如果资料内容有帮助到您,别忘动动小手指分享给好友哦!

相关文章

  • 如何培养孩子的究理精神?

    在孩子的智力刚开始萌芽时,我们如果不提供适当的对象供孩子们玩耍,他们这种已经萌发的究理精神就会白白枯死。相信这种状况是每个做父母的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在现实中,正是他们自己使孩子的潜在能力枯死,到孩子上了学才大惊小怪地嚷:“为什么我的孩子成绩这样糟糕呢!”这些父母只知道一味埋怨孩子,却从来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过反省。

    从不因材施教 2022-01-04 阅读 482